山东栖霞牟氏庄园牟墨林故居日新堂刀把院、棺材巷的神秘传闻
日新堂大门
日新堂在西忠来的西边,日新堂大门前有一棵200年的古槐。这里本来有6棵槐树,建国后因修铁路做枕木伐了5棵,这棵古槐树干当时已中空,侥幸躲过一劫。但就是这么一棵“当梁梁不行,当柱子柱子弯弯”的腐朽老树近几年却被附会上很多传奇,什么晚上树上经常红光直冒,什么锁气、聚气,什么600年旺气之所在,不一而足。
牟墨林故居庭院
其实宅前种槐树本身就不吉利,因为它经常招一种叫吊死鬼的小虫,众人经过时便爱说:“这里怎么有这么多吊死鬼”? 让人听了就发毛,所以宅前一般不栽槐树。但却不是宅院内不可种槐树,关键要看种在那,《阳宅经纂》四卷讲:“中门有槐,富贵三代,宅后有榆,百鬼不近”;“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清代风水专家高贝南认为:“住宅宜东种桃柳,西种青榆,南种梅枣,北种奈杏”,看来现在刚开发的许多庄园在绿化时完全不符合这个道理。当然宅子周围也绝不可种桑树,“桑”与“丧”同音,自然不吉利。
同时关于住宅与植物的关系,古人认为,住宅门前、庭院内不宜有大树。用现代科学观念解释是:大树会挡住阳光,阻碍空气流通,雷雨天易招雷击,大风天易被刮断砸坏房子,树上栖息的飞鸟会落下鸟粪污染环境,潮湿的树荫易滋生蚊虫。这并不是单纯的封建迷信,合理的方位与树种的安排选择不仅满足各树种的生长特性,而且也营建了宅院有利于心身健康的小气候。像大厅可种玉兰、海棠、牡丹,寓意“玉堂富贵”。寝院可种石榴,以示“多子多福”,这也是为什么皇家的后宫只要有点地方就种石榴的原因。杏树对于官宅有特殊的寓意——金榜题名。由于孔子讲学的地方原来种满了杏树,人称 “杏坛”,后来,杏坛就成为人们追求知识和理想的代名词,杏花又因为正好在皇家殿试结束时盛开,所以也叫“及第花”。
日新堂门前的古槐
日新堂大门为金柱大门,清小式五檩硬山,大门的门枕石古朴、雅致。这是一对上由窃曲纹开光,下由卍字纹开光的博古浮雕箱式石枕。这两件石枕上有:平安富贵(瓶里有牡丹花)、福寿绵延(刻一个佛手)、事事如意(一枝柿子和一个如意)、竹报平安、喜上眉梢、富贵白头(一对白头翁和桂花)、福禄寿喜(蝙蝠福、小鹿禄、老人寿、小孩喜)、经书传家。石枕上面还各有一只狮子,憨态可掬。
日新堂门前的博古浮雕门枕石
日新堂大门门枕石的博古浮雕
日新堂大门门枕石的博古浮雕
日新堂二进房
二进房也为清小式五檩硬山,就是一处普通房屋。由于日新堂是长房居所,所以它的三进祭祀厅是供奉历代祖先牌位的地方,门前还有两棵高大的玉兰,一派玉堂春深的景象。大厅很古朴,岔脊上有5个走兽,它们是什么?我就以日新堂大厅上的走兽为例说一下,估计它上面的也最古老,东边还少了好几个,那就看西边的,它们由下向上应为:狮子、天马、狻猊、獬豸、斗牛。当然有的屋上尾巴像鱼的那种叫押鱼。
日新堂祭祀厅
日新堂祭祀厅
日新堂祭祀厅陈设
日新堂祭祀厅上的走兽
四进是大楼,但楼又很矮,似楼非楼,让人感觉比例极不协调,内部空间也让人很压抑。大楼东厢四间,三间在院墙内,一间在院墙外,主要因为这座厢房原来是厨房(现在是厕所),主人为显示内外有别,将小伙房三间隔在大院内,中伙房(帐先生们吃的)隔在院外,看上去像刀把,人称刀把院,那就不吉利了。
日新堂西甬路南边宽1.86米,北端宽3.15米,人称“棺材巷”,那就更不妙了。所以它为牟氏庄园留下一个难解之谜——日新堂人丁不兴旺,出寡妇。到头来偌大宅院只住了两代三位寡妇,最后一位女当家姜振帼的儿子年仅18岁就英年早逝,搞的日新堂的主人们人心惶惶。牟墨林当年为什么将宅院修成这样?有人说这是斗巷,可聚财,是非常吉利的,像沈阳故宫后边的宫巷就是如此,不过人家可是皇宫,顶的住,民宅如此设计,谁也不会往斗巷上想。即使主人将这条甬路用大门一分为三以使其更像斗,也事与愿违,其实反倒更像三口棺材。日新堂南倒座房九间,北后罩房十间,整座建筑平面也像棺材,住在棺材中的人那不就是死人吗?门前还有一棵吊死鬼槐树,家里人短寿也就不在话下了,不知牟墨林当年建庄园时怎么想的。
刀把院
日新堂大楼,似楼非楼
日新堂内部陈设
棺材巷
日新堂大楼后的花窗
大楼后有两个窗,窗是原建筑遗留,为庄园为数不多的几个原窗。它是在木格窗上用每五个一组的木雕镶嵌而成,中心为牡丹,旁边为四个蝴蝶,非常精致。庄园解放后成为粮仓、粉房,房内原构件几乎无一幸存,门窗也大多为后来补制,所以这两个窗尤为珍贵。楼后5进房为牟墨林故居,院中有一棵200年的老紫薇树,初夏时节繁花似锦,长达百日,为牟氏庄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牟墨林故居正房5开间,呈凹形,即中间三间房的前墙设在第二排柱的地方,东西两屋则设在第一排柱,据说这样可以锁住地气。牟墨林故居第六进院有一棵200年的无核枣,比较奇特,不过现在枣树已经疯了。
牟墨林故居
牟墨林故居院景
牟墨林何许人也?清光绪五年《栖霞县志》中《牟墨林封翁传》的一段描写:“翁性简默,恶尘嚣。居城北之古镇都,善务农,余三余九,日益充盈,每谓人不患无财,患不善用其财。故其为人,也俭以持躬,无苛刻事,宽以润物,无悭吝心。道光十六年,岁大歉,人相食。翁开仓以赈,踵门者趾连而肩摩也。有阻翁以后难继者,翁以为多活一人则少死一人,吾为吾力之所能而已。”他生于1789年,卒于1870年,字松野,本来他的辈份中字应为相字,但在堂兄弟中只有他与众不同,取了个墨字,人长的又比较黑,所以被堂兄弟们昵称“二黑”。
牟墨林故居
那么牟墨林是如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地主的?除了我们看到在西忠来大门上镌刻着“耕读世业,勤俭家风”的祖训外,牟墨林主要遵循了三条:第一、大公大德,以德聚财。像常年舍饭、只要是他的佃户一侓免费为其安排住房、免费为村民开办学校、捐款盖书院。清咸丰八年(1858年)为抗击英法联军的入侵和1900年为抗击八国联军的入侵,牟氏家族两次都带头向政府捐款2000两白银,绝非守财奴型。
第二、内严外施,以反求证。牟氏对家庭内部管理非常严格,家庭成员一律实行供给制,让家庭成员手上没有闲钱,自然无法挥霍。所有家庭成员一侓参加劳动,知道钱财来自不易,并在劳动中学会管家、持家的知识。对于管理人员,一侓实行高薪养廉,不准有一点过犯。第三、霜露兴思远,箕裘继世长。这也是牟氏家族祖训,大意为霜露都为短暂之物,我们不要为短暂的利益所动,而应有远大的目光好理想,儿子必须继承家业,好的事物必须一代代的传下去。这些就是牟氏家族发家、治家和历五代而不衰的家族文化之精髓。
牟墨林故居陈设
牟墨林故居陈设
许多人都在探讨为什么财主富不过三代,我认为第一代的成功一定是艰苦卓绝的,有眼光,有魄力,有智慧,能吃苦,甚至不择手段。可能第一代因自己当年的艰苦有点娇惯下一代,第二代治家的能力比其父辈差远了,加上古代可不计划生育,一般家里都有五六个到十来个孩子,孩子一成家,财产一分配,各家的财力就较差了。若第三代依旧娇生惯养,不懂得如何持家,也就坐吃山空,这还不包括其它像天灾、人祸等不确定因素。所以财主富不过三代很正常。
六进院落疯了的老枣树
牟墨林在灾荒年从东北冒险运粮,换得大量土地,从而迅速暴富。牟墨林换土地和一般意义上的买卖不一样,特殊时期叫巧夺豪取,现在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双赢。农民若不换地就会饿死,换地后牟墨林一侓以是谁的地谁优先租种,避免造成大量流民,而其租税较低,特殊年头可减租和免租,并且一旦成为佃户,东家还为其免费提供住房,负责维修。牟氏后人在后期还开办私立小学,村民子女免费上学,连吃饭都免费。
为防止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有优越感,牟氏家族自己的孩子不在这所小学上学,这所小学一直办到1944年土改开始才被迫结束,栖霞许多杰出的人才大都源自这所小学。佃户挂靠牟氏家族可以免受再度沦为难民和受人欺负,这叫找个大树好乘凉。其实这种做法在明清两代许多官绅家中非常普遍,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只不过像牟墨林,有人觉得他就是一个土地主,有这么多农户来挂靠,太不可思议了,所以引来很多非议。
中庸平实,坚固内敛
赏析山东省栖霞市牟氏庄园的建筑艺术与内涵之四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著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
2.潘谷西,何建中著《营造法式》解读
3.眭谦著《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
4.韦明铧著 张锡昌摄影 《说厅》
5.刘枫著《门当户对》——中国建筑·门窗
6.楼庆西《千门万户》
7.汤德良著《屋名顶实》——中国建筑·屋顶
8.楼庆西《雕梁画栋》
9.朱广宇著《中国传统建筑·门窗、隔扇装饰艺术》
10.牟日宝 刘明久《牟氏庄园三百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