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武松和林冲谁才是真英雄?你看毛主席是如何点评的
通过与强盗、土豪、朝廷的斗争,展现出特定时代下的社会的背景,也更加生动形象的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形象饱满的英雄角色,他们每个人都讲述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但是《水浒传》整体离不开“忠”“义’二字,宋江面对各种威逼利诱,仍然能坚定内心,对国家做到忠诚。
为了一个“义”字,他们能为了百姓除暴安良,伸张正义,为了伙伴能赴汤蹈火,救人于危难。
但是,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马上林冲,步下武松。
关于《水浒传》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大家一直争论不休,而林冲和武松又是性格不同、争议最大的人物角色。
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这边是八十万教头——林冲。
武力惊人,义气冲天,在梁山一百零八单将至中排名14——这是武松。
同是梁山好汉,为什么单单拿武松和林冲对比呢,他们俩究竟谁最厉害呢?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提起林冲,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忍”。
林冲是典型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有着明显的封建思想观念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这导致他并不能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从骨子里也不可能有反抗的主动性。
逆来顺受,成为了林冲生活的主色调。
其中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当自己的妻子去岳庙中烧香时,被权势显赫的帅府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调戏后,虽然林冲十分气愤,但是《水浒传》中却是这样描写的:“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试问,有哪个血气方刚的中年男性,在面对妻子侮辱,会先自手软?他到底在担心什么?
林冲,一个久处封建社会的下层百姓,一直处在底层的边缘,正因为长期的被压迫,所以内心充满了恐惧,凡事都要思量后果,也正因为这种谨慎和忌惮,才让他忍住了心中熊熊的怒火。
当自己的结拜兄弟鲁智深,领着二三十个破落户赶来,本想着好好替林冲出口恶气。
竟没成想林冲却拦住说:“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一次。”
短短的几句话,就道出了林冲的敢怒不敢言,也道出了底层人民内心的万千苦楚,这份忍是封建时代下万千人民内心的奴性,更是长时间压迫下的求生欲望。
林冲以为自己的委屈求全就能换得息事宁人,他以为退一步就能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封建阶级上层的人员,哪能体会到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他们只当这是平常生活中的寻欢作乐,并且乐此不疲。
有了第一次的得逞,高衙内就有了第二次的猖獗,在陆谦的配合下,将林冲妻子骗到陆谦家中,高衙内再次企图再次发起侵犯。
林冲得知后急匆匆的赶到,却只是“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
他没有直接冲进去,而是采用叫喊的方式给高衙内吓走,如此谨小慎微的就是林冲。
虽然自己惧怕高衙内,可是内心的怒火总要找一下出处。于是选择“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在陆虞侯家门前“一连等了三日"。
为什么等在陆虞侯门前呢?这里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这个陆谦原本是林冲的结拜兄弟,可是,在权贵和利益面前丝毫不考虑自己的感受,竟然联合外人欺负自己的妻子。
二:第二个原因,还是因为林冲不敢惹怒了高衙内,因为撕破脸之后自己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是他这种人没办法想象的。
一忍再忍,这就是林冲。
可是,隐忍的性子,常常只会让行凶者更加的猖狂,后来在高衙内设计引林冲独闯节堂,以刺杀太尉的罪名帽子,轻松扣在林冲头上,至此林冲被发配沧州。
也许是上天眷顾,所以林冲才有了“风雪山神庙”的侥幸,也许是死里逃生的醒悟,也许是触碰了林冲隐忍的底线。
所以他打算豁出去了,不过是一死,那就发出自己心中的怒火,因为再隐忍,也许某一天死都死不明白。
于是,这才有了林冲枪挑刀刃仇人,被迫走上反抗道路。
热血莽汉——武松
在《水浒传》中还有一位英雄可谓是人尽皆知,那就是每一次出场都轰轰烈烈的武松。
从回家路过的景阳冈,为了一解口渴和疲惫,在豪饮了18碗酒之后,依旧不顾店里小二的劝说,独自上山。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自认为自己武功高强,所以即使在看到官方告示之后,内心的好强让他挑战“三碗不过岗”的魔咒,依然独自朝前走去。
不出所料,山中的猛虎也如约的出现了,武松也因为内心的颤抖,竟然将手里的哨棒丢到了其他的地方,可是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情况下,想要活命,就只能硬着头皮上。
好在这一次的较量,武松不仅赤手空拳打死了凶猛的老虎,也打出了自己英勇的名声。
也正因为有了景阳冈打虎一事,阳谷县县令,还专门给他了都头这一官职。
此时的武松人生是顺利的,也是得意的。
如果不出意外,武松也许在当时的社会,有个一官半职,就能能够轻轻松松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可是人生哪能如此一番风顺,当武松在办事途中,听到了自己至亲的哥哥被害的时候,自己怎么也没办法控制自己内心的仇恨和怒火。
毕竟从小就失去双亲,这个哥哥是自己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
武松满含愤怒收集了很多确凿的证据,可是他没料到,在十足的证据面前,当地的父母官却睁眼说瞎话,很明显,西门庆收买了这群人。
有冤无处伸张,凶手还在逍遥,武松一想到这里内心就满腹愤懑,也无法向哥哥交待。
于是,这一次他准备靠自己,靠自己去血刃贼人,以告慰哥哥的在天之灵。
也正因为武松杀了凶人这一事件,人生的角色也从都头变成了杀人犯。
杀人犯本是人人诛之,可是武松却在刺配孟州之后,却得到了施恩的庇佑,不仅免去了数达100的杀威棒,还在路上好吃好喝的招待。
这显然,不是杀人犯的待遇。
可是在施恩的眼里,武松是铁血男儿,是真汉子,更是自己内心英雄的向往。
武松向来是热心肠的人,自己受了施恩如此的照顾,便想着有机会能够还施恩一份恩情,这也是他做人的信条。
在得知蒋门神欺行霸市,侵占施恩的快活林,武松立马被点起了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侠肝义胆,立马拳头相见,于是蒋门神在武松的拳头瞬间变成“蒋门鬼”。
事情并没有轻易的结束,毕竟蒋门神上面还有张团练。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张团练自然也不愿意看到自己手下,成为别人的手下败将和笑柄,可是又想事情做的“名正言顺”。
于是想方设法的骗取武松信任,先是好生招待,然后再来了一招“栽赃嫁祸”,诬陷家里的东西被武松偷了。
搞清楚张团练的来意之后,武松大杀之心又起,在大闹飞云浦后,武松径直奔向张家,这一次,他选择了大杀四方。
为了报复张家人,这一次武松没有一丝怜悯之心,将张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一个不留,血染张家府。
这一次,他也没想过任何掩盖自己的行为,在四处都是血迹的张府,找了一张白布,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但是他却一直追求一条公平、公正、有尊严的道路,在当时封建社会,虽然他是最底层的人民,但是他内心却充满对强权的反抗和排斥。
他不仅是武松,更是千千万万个劳动者的缩影,他们渴望着用自己的力量,去打开一个新的局面,一个有公道,有正义的社会。
毛主席的点评
《水浒传》是英雄的故事,也是万千读者心中的好汉故事,而毛主席,也是这其中的读者之一。
据记载,毛主席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随身的包袱里除了换洗衣服,还携带着《水浒传》。
1954年,在一次散步中,毛主席和自己身边的卫士聊起了《水浒传》,并且也提到了这个极具争辩性的问题,林冲和武松谁才是真的英雄呢?
其中王振海的声音最大,理由是: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并且武功很高,还是个总督。
毛主席淡然的笑了一下,他纠正到:“林冲委曲求全,惧怕高俅、高衙内,并且在发配的路上受尽打压都不敢反抗,把这一切都归结为自己的命不好,他没有反抗精神,空有武艺,算不得真正的英雄。”
他笑着问到身边的另一位随从孙勇:“你觉得武松是个英雄么?”
孙勇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还在后来补充到:“从替兄报仇,到血溅鸳鸯楼等一切经历来说,武松是个重情重义、敢爱敢恨的人,而且他不畏强权,敢于替自己争取,所以他是真正的英雄。”
这一次,毛主席笑着给了孙勇90分。
在简单的对话中,能看出主席对武松的肯定,也能看出主席内心中对英雄的定义。
真正的英雄是能在时代里活出自己,敢为事实和正义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能在黑暗曲折的求真道路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光。
虽然主席和武松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都有相似的经历。
他们都在一个被压迫的社会环境中,勇敢的做出了自己的反抗,坚定而勇敢的走在了正义的道路上,他们不仅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光,也照亮了别人前行的路。
而处于革命时期,如果革命者都像林冲那样瞻前顾后,万般隐忍,这样的人就容易成为时代的奴隶,他们但求安稳,内心没有坚定的英雄主义和信仰,这样显然不适合当革命者。
人无完人,英雄不一定全都完美,但是在毛主席心中的英雄,一定是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角色。
对于《水浒传》中,林冲和武松哪位才是真正的英雄,每一位读者都有不同的见解,这多取决于所处环境,以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也无法判定付错。
但不可否认的是《水浒传》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作品,作品里的每一位英雄刻画的生动形象,有血有肉,更通过一部作品让更多人了解了宋朝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这是作品背后隐藏的深刻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