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多所985,实现“零门槛”转专业!

发布时间:2023-05-31 15:43:44来源:
又到了即将高考的时刻,12年苦读,成败在此一举?其实也不然,高考结束后的专业选择,或许才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毕竟专业的选择关乎每一位同学的发展方向。

近日,吉林大学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招生政策时表示,今年起,吉林大学调整招生政策,实行转出无限制,转入有标准,现有140个本科专业可以互转。也就是说,本科生不论考入哪个专业,都可以在全校140个专业中进行重新选择。

本科转专业限制的全面放开,让选错专业的同学终于有救了!

兴趣VS前途,专业太难选

提起对专业的后悔,大概每个大学生都有话要说。

“选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都会化成日后学习时眼里流的泪。”这句话成为不少大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调侃,#读大学千万不要选XX专业#、#后悔专业#等话题也无数次激起讨论热度。

医学生们用“十年学医两茫茫,八百页,三天进考场”的真实经历,劝退着那些想要选医的小萌新们;土木工程的同学发现,建造理想要先从工地水泥做起;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并不是单纯的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现代汉语、基础写作、文学理论样样都是难关……在专业劝退的话题里,你的经历永远不会落单,“我也一样”成为同专业人间互相安慰的必备话术。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数据显示,79.0%的受访者都有过想转专业的念头。他们中有的人读了热门专业,却并非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爱所在,而是被家长、老师和就业考量所裹挟,选择了所谓好就业的专业;有的人在高考招录中被调剂,读了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专业。

一旦在报志愿时错过心仪的专业,转专业便成了改变学生生涯方向的“救命稻草”

2005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

然而转专业并不容易,高校对此也有诸多限制。绝大多数高校在转专业政策上,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高要求,甚至要求学生的成绩排名在本年级本专业的前10%或5%。并且能够转入的专业也是有限的,例如文理专业不能互转、只能院系内转等。

更有为了转专业,选择复读重新高考的同学。例如2019年,一名浙江大学化学专业的硕士毕业后又重新高考,拿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专业本科录取通知书,八年弯路,无奈之举,为了换专业,这位狠人选择重新高考。

不过随着各大高校转专业政策的改革,对于学生转专业的自主权也在放开,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考“一锤定终身”的体制,对人才培养而言更科学更理智,也更尊重学生自主意愿。

专业“自由行”,全面放开

从今年起实施140个本科专业可互转的吉林大学,正在进行转专业政策的重大改革。

新政策下,吉大本科转专业限制全面放开,不做转出限制,大一、大二年级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集中考核转专业,每名吉大学生都拥有12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所有专业之间可以随意互转,大一是平转,大二是降转,即大二转专业的时候你需要降一级降到大一重新学

同时,学院的自主权得到扩大,可以自主确定报名标准和要求,根据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充分、合理的选拔适合学习本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对同学还是培养主体学院来说,这种学院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关系,让双方的自由度都大大提高,有效志愿率也得到提升

在成功转专业的1000余名学生中,有近40%的同学选择转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使之成为最“火爆”专业。应用心理学、临床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动物医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接收转入计划录满。

从同学们“二次选择”的专业中可以看出,再热门的专业都有人转出,再冷门的专业都有人转入。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正逐渐趋于理性,根据自己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专业,不再单一的追求所谓“热门”专业。

除了吉林大学之外,越来越多的高校为学生提供“自由恋爱”的探索,让学生与专业之间进行更具契合度的匹配,使“转专业”不再是尖子生的“特权”。

“零门槛100%自由转换专业”而著称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至少有三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新生入学一年后可根据兴趣在全校自选学院或学科;大二结束后可在学院或学科内自选专业;三年级后还可调整专业。没有专业大类的限制,各个学院灵活转换,真正做到了100%自主选择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是最早实行零门槛转专业的高校之一,学生可在每学期末申请转专业,报名不设条件、不限年级、不限次数。入学后第一个学期末开始,每学期开展一次,允许多次申请。近年转专业的满足率平均约70%。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也纷纷降低了学生转专业的门槛。从2018年入学新生开始,北京化工大学实施“零门槛”转专业。北京林业大学也实行转专业“零门槛”制度,学生可于第二学期初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或于第四学期初在学科专业门类范围内申请转专业。

此外,浙江工商大学还允许新生报到时就互换专业,只要找到愿意互换专业的同学,同时双方父母同意,就可以转到心仪的专业就读。为了使得信息更好的交互,新生报到当天学校还会专门设立“互换专业咨询点”。

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努力实现专业“自由行”,把选择权交还到学生手中,但还是会有很多同学会对所选专业及未来感到焦虑和迷茫。不过仍有不少人在大学中努力地探索自我、寻找自我,哪怕这个过程中往往存在挣扎、挫折,甚至是质疑,无论你是坚定地选择奔赴热爱,还是沿着原本的道路继续走下去,都希望你们如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所言:“期盼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大学的培养下,在学习与工作的历练中,找寻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将兴趣与职业发展完美融合,实现人生价值。”





 

来源:软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