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 须弥山石窟再次揭开“神秘面纱”
须弥山石窟是中国十大名窟之一,位于宁夏固原市区西北55公里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
据悉,须弥山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现存洞窟162座,造像1000余躯,壁画200多平方米,碑刻16方,汉藏西夏文题记53处,分布在4平方公里的五座大山崖面上。作为须弥山石窟的“名片”,第5窟唐代弥勒大佛坐像凿于红砂岩质山体之上,高达20.6米,仪态威严、神情端庄,帛带袈裟、面庞丰腴,造像气势宏伟,雕凿技艺娴熟。
1500年间,在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须弥山大佛陆续出现各类裂隙延伸加剧、岩石表面片状剥蚀、造像风化脱落严重、彩绘褪色及粉化现象明显、造像表面污染等病害,其维护与修复工作迫在眉睫。从2016年起,须弥山文物管理所牵头先后实施了须弥山石窟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项目、须弥山文物保护管理及配套服务设施项目、文物本体保护等项目,使须弥山石窟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过去三年,相关专业机构又对大佛开启全面的大数据“体检”项目。目前,已完成数据检测收集工作,为下一步大佛窟沿抢险加固提供理论支持。
如今,须弥山石窟再次揭开“神秘面纱”,推出须弥山石窟、佛国、松涛、丹霞、禅塔、菩提、石门、桃花等八大景观供游客参观体验,并结合丝路石窟遗产,陆续开展研学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旅游产品展示展销、绘画写生和摄影、文化研学夏令营等一系列体验活动,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须弥山的魅力。(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