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汤蓓华的钢琴教学为什么受欢迎

发布时间:2023-04-30 15:39:50来源:
从尹存墨到牛牛(张胜量),一大批钢琴家最近从世界各地赶回上海,只为与恩师汤蓓华同台,共奏师生情谊。

4月29日晚,“汤蓓华教授从教20周年师生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上演。汤蓓华是主角,却把演出的很多位置给了弟子,这位名师20年来和学生们教学相长的故事,感动了台下很多观众。

汤蓓华

高贵、华丽、典雅,这是大家对钢琴家汤蓓华演出风格的评价。2003年,她作为优秀人才被上海音乐学院引进回国担任教授,由她翻译的鲍里斯·贝尔曼《钢琴大师笔记》,短时间内重版13次,广受赞誉。但她最骄傲的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培养出了一大批青年钢琴才俊。

大弟子尹存墨现受聘于德国百年名校汉诺威音乐学院,也是学院历史上聘请的第一位中国音乐家。上音前院长杨立青,以及李云迪、陈萨等钢琴家,都毕业于这所学校。

尹存墨的音色被赞为有“千层万次”,是正宗的德奥风格。音乐会上,汤蓓华让这位得意门生坐镇下半场,在指挥家陈燮阳和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上海九棵树爱乐乐团的搭台下,演奏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和金复载改编的《领航》(为钢琴与乐队而作)。

尹存墨

“我教学严格,甚至严苛,尹存墨至今还在抱怨,‘汤老师好像就是对我严格’。” 汤蓓华回忆,尹存墨9岁时,她发现他的天赋,对他弹奏的质量要求极高,“练琴太苦、太枯燥,他偷偷在琴谱后面藏小说,妈妈过了好久才发现。他很郁闷,每天练完5小时也不能出去玩,后来转移阵地,躲到厕所偷偷玩扑克牌。”

严格要求下,尹存墨进步神速,14岁时,他的《李斯特超级技术练习曲》已经弹得非常有水准。这套练习曲堪称钢琴技巧的“天花板”,年纪小小的尹存墨把全套钢琴曲吃透,上海音乐出版社给他录CD,他还在上海音乐厅办了专场演出。

当年的严苛,却让汤蓓华成为尹存墨最感激的人之一。5月1日在上海大剧院,他有一场独奏音乐会,特意选了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压阵,“想回报恩师,教我弹了这么难的李斯特。”

汤蓓华笑说,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像郎平带排球队,对队员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不严,不断打磨,挤掉水分,他们学不到实实在在的本事。”

汤蓓华带学生同台

汤蓓华的教学之道当然不仅仅靠严苛。她有许多创新甚至独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曲子的魅力,“心电图”教学法尤其让人眼前一亮。

汤蓓华不喜欢在乐谱上记得密密麻麻,而是希望学生吃透谱子,理解作曲家的理念。她常跟学生说,音乐是有角色性格的,整个曲子从逻辑结构到音色力度都有层次:宏观景象,如在飞机上鸟瞰大地;微观细节,又细如发丝,且丝丝不同。

学生们小时候练协奏曲,她要求他们把每个音符的高低去向都画出来,“特别像心脏的脉搏曲线。”学生们刚接触“心电图”时,画傻了,一整天都画不出来,“我苦口婆心地讲,活人和死人就差一口气,音乐也是如此,没有脉搏就没有生命力,你在台上没有生命力,还待着干什么?”

学生们渐渐发现其中的乐趣,很多协奏曲动辄五十多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但是再大的曲子,每个音的处理都不一样,有浓和淡,有厚和薄。他们越画‘心电图’,越能理解曲子的韵味,尹存墨的‘千层万次’就是从这种图里练出来的。”

汤蓓华和牛牛同台

汤蓓华还善于因材施教。“尹存墨全面、朴实、深沉,牛牛具备明星气质,长得帅气,弹奏很有表现力,演出很有感染力。”她从选曲开始教他们,这次音乐会上的李斯特改编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在她看来就很适合牛牛。

除了两位大弟子,汤蓓华分布在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弟子都来了。学生们都觉得老师的教学方法新颖,“老师总说,我们在台上应该像WIFI,要发射出观众能接受到的WIFI信号,音乐没有感染力,不能打动观众,就是WIFI信号没接通,她就会喊:你的信号呢?我没get到!”

几代学生齐聚一堂为汤蓓华庆祝

音乐会上,汤蓓华只独奏了李斯特改编的威尔第作品《‘阿依达’主题幻想曲》,另外两首曲子分别和学生们四手联弹、十六手联弹。

看着济济一堂的学生,她感慨,中国已是钢琴大国,这么多钢琴人才,是时候在国际上多推广中国钢琴曲,让更多人通过钢琴语言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她不仅要求学生主动完成任务,更是身体力行。在国外演出时,她的音乐会常常整场中国曲子,美国演出前有解说,她会告诉观众,《春江花月夜》从张若虚的诗歌来,《百鸟朝凤》从唢呐名曲来,“外国观众看到我用钢琴演绎100种鸟的声音,惊叹无比。原来,世界上不是只有贝多芬和肖邦。我们的琵琶、我们的京剧,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声音,都可以用钢琴来模仿,形成自己的特色,让国际上的人更容易接受。”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